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办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力完善一体改革工作机制,一体推进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用人,加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对接、金融与科技对接,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紧盯一体改革硬仗任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设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专项小组,统筹抓好一体改革的组织协同、任务协同、进度协同。目前,全省打好一体改革硬仗50项具体任务顺利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人社、产业、金融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强化科技创新资源力量统筹,进驻西部科技创新港靠前服务,开展政策宣讲、需求摸排、金融服务等,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协同西咸新区促成144个科创项目落地。
我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以来,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截至2025年9月,全省已有11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资产单列管理,4.6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820家,697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位居全国第3。
我省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双一流”建设和冲刺高校重点支持。全省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量分居全国第4、第7位。建立高校“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机制,前瞻性优化学科布局,定期发布专业引导目录,布局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相关专业,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本科专业点1600余个、三年增长19%。
加速科技人才集聚培育,深入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采取“学校招、企业用、政府助、多方赢”的“校招共用”模式精准招引急需紧缺人才456名。依托陕西实验室、全国和省重点实验室部署专项课题,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1000余人。
推进产业集聚优化创新生态,提升秦创原“一专班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布局建设光子、氢能等21个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集聚1.07万家科技企业和690个科创平台。光子产业聚集上下游企业370余家,形成了以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我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