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府谷县虽笼罩在连绵秋雨中,但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却以“金秋助学”为笔,以困难职工帮扶为墨,精心勾勒出一幅覆盖全面、精准高效、持续发力的帮扶服务体系画卷,用行动让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助学圆梦:点亮学子前行灯塔
“2024年孩子考上大学,拿到了‘金秋助学’5000元助学金,2025年又享受了困难职工临时救助4000元。这不仅缓解了我家的经济压力,还解决了孩子学费的燃眉之急。”10月13日,环卫职工王某说起工会的帮助,眼中满是感激。王某的经历,正是府谷县总工会助学模式升级的生动缩影。
“金秋助学”作为工会帮扶的传统品牌,曾经主要聚焦于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学费资助。如今,府谷县总工会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探索创新,将助学服务从“一次性资助”拓展为“全周期护航”。
近年来,“金秋助学”不仅关注学子入学时的学费问题,更持续跟踪生活困难职工家庭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支持。2025年,府谷县总工会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发放助学金13.6万元,助力31名贫困学子迈入大学殿堂,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这份持续的关爱,为学子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精准施救:奏响帮扶温暖乐章
“大病医保报销后,工会的电话就打来了,互助保险理赔金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县公安局职工屈某的遭遇,见证了府谷县总工会帮扶模式的重大转变——从“被动申请”到“主动发现”。
2025年,屈某不幸患上大病,个人负担医疗费高达5.3万余元。就在他因高额医疗费用忧心忡忡时,府谷县总工会负责人及时将2.6万余元互助保险理赔金送到了他手中。这一及时的援助,让屈某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为了实现精准帮扶,府谷县总工会联合民政、人社、医保等五部门建立了协同机制,实行“一月一推送数据,一季度一会商”。通过共享的2000余条数据,精准识别建档困难职工42人,并发放帮扶资金65.1万元。同时,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总结出“三访五问七看”工作法,工作人员三年间走访排查困难职工500多人次。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深入每一个困难职工家庭,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确保帮扶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长效筑基:构建帮扶坚实机制
“工会的帮助不是一阵风,而是常年的依靠。”这是困难职工群体的共同心声。近年来,府谷县总工会着力构建“党政重视、工会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常态化帮扶格局,让温暖可持续、有保障。
通过“生活、医疗、助学”三大帮扶救助措施,府谷县总工会实现了对困难职工的走访慰问和帮扶救助广泛覆盖。三年来,累计救助293人,发放救助金104.6万元;互助保险省级理赔4662人次,理赔金额144.1万元;市级理赔2501人次,理赔金额69.8万元,省市两级理赔救助金额共计213.9万元;“金秋助学”帮扶88人,发放救助金42.4万元。此外,三年春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惠及1240人次,共发放59.3万元。
这些数据背后,是府谷县总工会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他们以体系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帮扶机制,让职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府谷县总工会负责人表示,职工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帮扶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县总工会将以更精准的举措、更长效的机制、更饱满的热情,将帮扶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让“金秋助学”的阳光持续照亮学子求学路,让困难帮扶的暖流长久温暖职工人生路。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从“一次性资助”到“全周期护航” ——府谷县总工会打造精准帮扶新机制